3月26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省赛重点培育项目遴选活动在我校图书馆第一报告厅举办,活动由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团委联合主办,旨在通过阶段性成果汇报,选拔优秀项目推荐至省级赛事,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校党委副书记单晓峰参加会议并讲话,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顾晓燕主持会议,教务处、团委主要负责人,院分管创新创业工作的负责人,入围项目团队及指导教师参加活动。
本次选拔严格依照《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评审细则》进行,专注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学科建设方向,围绕“创新性、可行性、社会价值”三大核心维度,对11个校级初赛入围项目进行综合考评。会上。各项目组师生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单晓峰在讲话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项目要实现“颠覆性变革”,需超越项目本身,突破仅限于作品优化的固有思维模式,转换角色定位,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构建项目的价值体系,坚持市场导向。二是要高度重视校内外专家意见,实施并加速项目升级。建立“问题——对策——验证”闭环机制,深入理解大赛要求,进行技术、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迭代升级。三是构建多维立体展示体系,确保学术严谨性与传播有效性统一。PPT设计遵循“问题导向——价值阐释——路径展示”逻辑,技术阐释深入浅出,运用可视化手段,通过真实案例打造引人入胜的叙事逻辑,展现团队创新素养。四是加强党政联合推进机制,二级学院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赛事筹备,视为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关键平台,建立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集中全校资源打造精品项目。
顾晓燕对项目团队取得的进步表示肯定,并鼓励各团队勇于创新和突破。她强调,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不断深化项目内涵,提升项目质量。同时,她希望指导教师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共同推动项目向更高层次发展。




(通讯员:石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