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联盟专家进高校工作委员会协办,联盟网络工程工作委员会和我校承办的“联盟专家进高校”活动在科技楼2-325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产出导向,适应新变,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题,邀请国防科技大学毛新军教授、温州大学施晓秋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涵教授等知名专家,围绕智能化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与建设进行指导。我校副校长张燕、软件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活动。
在主题报告分享环节,毛新军作题为《智能和开源时代的计算机教育》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智能和开源时代的特点,指出新时代背景下软件特征已发生新变化,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不断涌现。他强调,软件工程专业在新机遇下需进行系统性改革,从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到实践体系等多个方面探索新的变革路径。
施晓秋作题为《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24 版)解读》的报告,从认证专家视角对新版工程认证标准和修订说明进行了深度解读,报告从术语定义、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工程认证标准的修订原因和内涵要求,针对价值导向、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原创性思考、有效学习、终身学习等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系列建议。
在专业教育诊断和交流环节,软件工程学院相关人员与专家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针对学院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给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