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就业工作主要围绕2015届的跟踪调查、2016届的就业服务和2017届的就业指导展开,工作中继续贯彻落实“早启动,广发动,扎实行动”的方针,按照“深化认知、强调认真、赢得认同”的工作思路,延续“真关心、真落实、真行动”和“务实、扎实、真实”的具体要求,围绕“四高一低”的目标(“提高协议就业率、提高起薪水平、提高学生满意率、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和降低灵活就业率”),大力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和“高质量就业”工程,具体从六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开拓就业渠道,实现充分就业
为做好2017届5211名应届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招就处安排专人负责搜集各类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筹办校园专场招聘会,并制作《毕业生专业、人数介绍》和《优秀本科毕业生和优秀特困毕业生》推荐材料。目前我校用人单位信息库达3982家,就业网新增注册企业1015家。2016年10月12日至12月14日的每周三下午,招就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先后举办了“IT类”、“艺术类”、“经济类、管理类”、“文科类”、“外语类”、“材料科学类”、“机电工程类”、“土建类”和“农林类”共9场学科专场招聘会和1场“综合类”专场招聘会。10场招聘会共有578家单位参会,共提供14243个就业岗位,岗位数和应届毕业生人数比达到2.76:1,学生投递简历5031人次,经统计,通过招聘会有签约意向人数为347人。组织中小型招聘会、宣讲会156场。
为落实“南京战略”,积极向南京市的用人单位宣传我校对接南京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邀请更多的在宁企事业单位到我校招聘毕业生,为毕业生争取更多在南京就业的机会,2017届校园专场招聘会共邀请408家南京企业参会,占总数的70.59%。
 
 
 
  
   类别  | 
   到会 单位  | 
   提供 岗位数  | 
   招聘 人数  | 
   参会南京 企业  | 
   学生投递 简历数  | 
   有签约 意向人数  | 
  
  
   IT类  | 
   76  | 
   219  | 
   2215  | 
   55  | 
   876  | 
   28  | 
  
  
   外语类  | 
   38  | 
   78  | 
   982  | 
   27  | 
   161  | 
   9  | 
  
  
   艺术类  | 
   42  | 
   107  | 
   1073  | 
   34  | 
   165  | 
   57  | 
  
  
   经管类  | 
   84  | 
   235  | 
   2214  | 
   65  | 
   698  | 
   53  | 
  
  
   土建类  | 
   39  | 
   120  | 
   973  | 
   31  | 
   772  | 
   31  | 
  
  
   材料类  | 
   39  | 
   84  | 
   1001  | 
   17  | 
   281  | 
   36  | 
  
  
   机电类  | 
   50  | 
   147  | 
   1293  | 
   38  | 
   656  | 
   14  | 
  
  
   农林类  | 
   94  | 
   253  | 
   1497  | 
   42  | 
   739  | 
   66  | 
  
  
   文科类  | 
   50  | 
   126  | 
   909  | 
   44  | 
   456  | 
   48  | 
  
  
   综合类  | 
   66  | 
   282  | 
   2086  | 
   55  | 
   227  | 
   5  | 
  
  
   合计  | 
   578  | 
   1651  | 
   14243  | 
   408  | 
   5031  | 
   347  | 
  
 
(二)提升履约质量,实现稳定就业
我校2016届共有本科毕业生5137人,在极其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截至8月27日的初次就业率和截至12月25日的年终就业率的各项指标,大部分比2015届有明显提升。
 
  
   比较内容  | 
   数据  | 
  
  
   2016届  | 
   2015届  | 
   变化趋势  | 
  
  
   毕业生人数  | 
   5137人  | 
   5236人  | 
   -99  | 
  
  
   初次 就业率  | 
   总就业率  | 
   90.13%  | 
   92.11%  | 
   -1.98%  | 
  
  
   协议就业率  | 
   82.11%  | 
   84.05%  | 
   1.94%  | 
  
  
   升学出国率  | 
   7.02%  | 
   7.01%  | 
   0.01%  | 
  
  
   自主创业率  | 
   0.21%  | 
   0.11%  | 
   0.10%  | 
  
  
   灵活就业率  | 
   0.78%  | 
   0.94%  | 
   -0.16%  | 
  
  
   年终 就业率  | 
   总就业率  | 
   95.37%  | 
   95.24%  | 
   0.13%  | 
  
  
   协议就业率  | 
   85.93%  | 
   86.82%  | 
   -0.89%  | 
  
  
   升学出国率  | 
   8.31%  | 
   7.18%  | 
   1.13%  | 
  
  
   自主创业率  | 
   0.16%  | 
   0.11%  | 
   0.05%  | 
  
  
   灵活就业率  | 
   0.97%  | 
   1.13%  | 
   -0.16%  | 
  
  
   在宁就业人数  | 
   1882人  | 
   1600人  | 
   282人  | 
  
  
   江苏就业人数  | 
   3719人  | 
   4011人  | 
   -292人  | 
  
 
(三)加强分类指导,实现素质就业
就业的主体是学生,毕业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是就业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为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正确的就业观,一是通过毕业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就业思想动态;二是通过各类就业形势讲座,让毕业生认清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的紧迫感;三是通过就业指导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学校对毕业生就业的关心。在就业指导培训工作中,我们强调各学院要做好“三个一”:开好一个动员会、作好一份简历、参加或观摩一次模拟面试。从认识上、行动上帮助毕业生做好参加就业应聘的思想、心理和材料的准备。
(1)完成2015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课程,4804人参加学习,4538人通过考核,266人重修。完成2016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网络课程,4564人参加学习。认真组织江苏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校共有6501名学生提交作品,在全省本科院校位居前列。对进入校级选拔赛复赛的17名选手进行一对一地指导,推荐参加省赛的3名选手,2人获得二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
(2)认真组织2017届毕业生参加省第六届就业创业知识竞赛,5107人参赛,参赛率98.86%,平均分86.76分,满分321人,在全省本科组排名第三,连续第四年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奖”。
(3)引导学生通过考研升学实现高质量就业。在各学院的关心指导下,我校2016届有427人升学出国(2015届382名毕业生考取研究生),2017届有1079人报考研究生考试(2016届761人)报考研究生考试。
(4)联合市人社局定点培训学校(南京其乐培训学校),面向我校2016届和2017届毕业生开展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300多名毕业生参训。
就业指导的主体是老师,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积极推荐4位学生工作老师参加省就业指导师培训,组织14位老师参加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培训。另一方面加强校内培训,全年举办就业干事业务培训4次,面向各二级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2次。
(四)建立公平机制,实现平等就业
新版“金陵科技学院就业网”,具有信息共享、覆盖全面、服务便捷、精准匹配、实时推送的特点,能更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服务。为提升服务水平,主动配合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服务中心开展智慧就业信息系统优化工作,并承担编写系统改进方案的重任。2016年注册的用人单位新增1015家,全年访客158930人次,站内浏览量616884人次,发布招聘公告595条,发布职位信息2333条。
(五)薪酬待遇提高,实现体面就业
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的调查数据,我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薪酬逐年提高,与本省非“211”本科院校的薪酬均值基本持平。
 
  
   类别  | 
   2011届  | 
   2012届  | 
   2013届  | 
   2014届  | 
   2015届  | 
  
  
   金科院  | 
   3175元  | 
   3206元  | 
   3556元  | 
   3767元  | 
   4166元  | 
  
  
   本省非“211”本科院校  | 
   3149元  | 
   3212元  | 
   3468元  | 
   3738元  | 
   4014元  | 
  
 
(六)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满意就业
麦可思毕业半年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校毕业生满意度逐年提高,2011届83%,2012届84%,2013届89%,2014届88%,2015届90%,与本省非“211”本科院校满意度均值基本持平。
我校2016届毕业生离校时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满意度为92.99%(2015届85.69%),有效问卷占毕业生人数86.49%(2015届91.67%)。
(1)编发《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包含毕业生就业流程、求职择业准备、就业知识问答、校园专场招聘会安排等,其中毕业生就业流程表详细列出每个月的内容、注意事项和时间节点,让毕业生可以全面了解就业过程,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准备。
(2)报到证的办理。就业指导中心改进毕业生报到证办理程序,方便毕业生办理、改派报到证。截至12月12日,全年办理报到证5268人次,其中2016届应届毕业生4539人次;往届生729人次。
(3)档案的转递。就业指导中心总结近年来在转递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为大部分毕业生提供了便利。截至12月12日,转递应届毕业生档案4780份;整理并转递2013届遗留档案471份。
(4)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常抓不懈。“不让一位毕业生失业”是我们工作的责任,关心就业困难学生,完善“一对一”帮扶机制。各学院建立了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源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等帮扶工作。完成2016届235名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为2017届950名家庭困难学生、51名就业困难学生、27名残疾学生和122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档案,并筛选其中96名优秀特困生制作毕业推荐材料;遴选20名困难学生接受免费的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完成2016届33名低保毕业生、26名残疾毕业生和137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求职创业补贴申请。